新闻动态
NEWS  CNETER
你的当前位置:
管道防冻在山区如何应对复杂地形?
来源: | 作者:xuhuichina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01 | 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山区复杂地形中,管道防冻需结合地形特点、冻土特性及工程实践,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冻胀、融沉等风险,确保管道安全运行。以下是从敷设方式、土壤处理、排水设计、结构加固、保温措施及应急管理六个方面提出的综合解决方案:

一、优化敷设方式,减少冻土影响

  1. 架空敷设

    • 采用桩基架空结构,避免管道与冻土直接接触,减少热传导。

    • 结合热虹吸管(热棒)技术,通过相变材料循环冷却冻土,维持地基稳定性。

    • 案例:美国阿拉斯加输油管道采用架空式+热棒组合,成功应对极寒环境,但造价较高。

    • 适用场景:高含冰量冻土区(如饱冰冻土、含土冰层),热敏感性强的地段。

    • 技术要点

  2. 地下深埋

    • 管道埋深需超过当地最大冻土层深度(如川区≥1.2米,山区≥1.5米)。

    • 回填时采用分层压实,选用冻胀不敏感材料(如砂砾石)替换原土,减少冻胀力。

    • 适用场景:地形平坦、冻土层较浅的山区。

    • 技术要点

  3. 斜坡台阶敷设

    • 适用场景:侧坡敷设时,避免管道侧向滑动。

    • 技术要点:沿侧坡挖出平坦台阶,将管道埋设其中,并垫细土或混凝土加固。

二、土壤改良与排水设计

  1. 土壤换填

    • 方法:用不冻胀或弱冻胀土(如砂砾石、炉渣)替换管道周围敏感土壤。

    • 案例:漠大原油管道工程中多处采用此方法,有效抑制冻胀。

  2. 排水系统优化

    • 在管沟两侧设置排水沟,降低地下水位,减少冰透镜形成。

    • 对易产生热融滑移的边坡,表面铺设隔热材料(如聚苯乙烯板),防止受热融化。

    • 措施

三、结构抗冻设计

  1. 增强管道整体性

    • 方法:采用弧底梯形、肋形预制混凝土板衬砌,或现浇/预制混凝土“U”形断面,提高结构抗冻胀能力。

    • 案例:引水渠道工程中广泛应用此类结构,预防冻胀破坏。

  2. 基础锚固与防冻层

    • 在管道基础与冻土层接触面加设多层油毛毡防冻层,减轻冻拔力。

    • 对冻胀严重区域,增加管道埋深或采用抗冻粘的温润力设计。

    • 措施

四、保温与加热措施

  1. 保温层设计

    • 保温层需密实无缝隙,避免“热桥”效应。

    • 对穿越冻土层的管道,外包保温板或保温毯,形成连续隔热层。

    • 材料选择:聚氨酯、岩棉等导热系数低的材料,保温层厚度需根据环境温度计算确定。

    • 施工要点

  2. 电加热与伴热带

    • 适用场景:极寒天气或关键节点(如阀门、水龙头)。

    • 方法:在管道外缠绕电热丝或电伴热带,通过温控开关自动调节加热功率。

    • 案例:太阳能热水器供水管、室内自来水管道中广泛应用。

  3. 滴水成线法

    • 原理:保持水流动状态,降低结冰风险。

    • 操作:夜间轻微拧开水龙头,使水呈细线状流出,并用容器接水。

五、应急管理与监测

  1. 低温预警系统

    • 功能:实时监测管道温度,当接近冰点时自动触发报警,提醒采取防冻措施。

  2. 应急解冻方案

    • 对冻住的水管,用热毛巾敷或热水冲淋化冻,避免直接烘烤或开水急烫。

    • 对地下冻管,采用大电流加热或专业设备解冻,需由维修人员操作。

    • 方法

  3. 定期巡检与维护

    • 检查保温层完整性,修复破损部位。

    • 清理排水沟,确保排水畅通。

    • 测试电加热系统,确保正常运行。

    • 内容

六、案例借鉴与技术创新

  • 国际经验:俄罗斯、加拿大等国在多年冻土区管道工程中,广泛采用架空敷设+热棒技术,结合土壤换填和排水优化,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。

  • 国内实践:漠大原油管道、中俄原油管道等工程,通过综合应用深埋、换土、保温等措施,成功应对山区复杂地形冻害挑战。

热线电话
0553-7477753